鄂爾多斯螺紋鋼作為建材的用量品種價格受各方因素影響巨大,無論是鋼廠還是工地,受價格波動之困已久。經過鋼協、交易所、各個部門的努力,螺紋鋼期貨于2009年3月27日在上期上市。自2009年3月27日期貨上市以來其價格走勢大致可分為4個階段:
一階段,2009—2011年劫后復蘇。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中國未能幸免且受波及,2008年底中央各部委陸續推出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寬松的貨幣政策以支持中國經濟消除金融危機帶來的負面影響。在國家政策支持下,受市場資金充裕和預期上漲的影響,螺紋鋼期貨帶動現貨實現連續三年上漲的大牛行情(主要表現為深度負基差),2011年螺紋鋼期貨上市3周年的時候,鋼價創下歷史新高。
二階段,2011—2016年產能過剩引發劣幣驅逐良幣。2009—2011年,鋼鐵產量分別為5億、6億和7億噸,連續三年達到兩位數的增長。期現均值與前三年相比大幅收窄,基差一度進入焦灼狀態,逐步展現出期貨市場價格發現的功能。同時大量有能力的鋼廠和貿易商通過期貨市場的套期保值功能在下跌過程中進行風險規避,實現利潤化。價格一路下跌不斷打穿鋼廠成本,在這輪產能過剩中,標志性的事件就是沙鋼崛起、價格創新低和寶武合并。這三者奠定了行業新格局。
三階段,2016—2018年國家推出供給側改革,鋼材價格迎來反彈,基差均值完成自2009年有期貨品種以來首次由負趨向于0的轉變。
第四階段:進入2018年后中美兩個的經濟體開始出現摩擦,美國在科技、知識產權等方面對中國發動貿易戰。鄂爾多斯螺紋鋼傳統的投資+消費+出口的三駕馬車唯獨投資不受影響,在眾多不可控因素影響下,鋼廠、貿易商經營模式上出現了質的轉變,主要體現在基差均值轉正后,市場遠期預期平衡的狀態下凈現值的折現率。在大量的金融研究帶入到鋼材定價后,以期貨價+升水的靈活定價模式在行業內已經開始生根發芽。
螺紋鋼基差的季節性研究
2015年后,期現市場格局發生了結構性轉變,螺紋鋼基差逐步由負基差市場轉化為正基差市場。螺紋鋼基差大部分時間呈正基差分布,在時間分布上主要集中于每年四季度至次年的一季度,持續時間為3—6個月,基差價格波動主要集中在[-300,500]區間內,累計均值自2017年后演變為正基差,且逐年呈現緩慢上升狀態。
廠家庫存受春節因素及鋼廠冬儲政策影響,歷年來一季度下游需求放緩采購偏淡,因此一季度庫存回補最快,庫存積累一般始于上年末1—3周,止于年初2月底3月初(這與傳統春節開工因素正好相符),連續增庫存周期基本為8—16周,平均增幅約為120%;進入二季度后,工地基本陸續開工,正值打地基的黃金期,終端需求得到季節性釋放,成交量放大,庫存去化流暢,庫存降幅大;三季度因受高溫天氣及梅雨季節的影響,基建和房地產下游開工需求較弱,為螺紋鋼需求淡季;進入四季度,一般房地產平穩,基建增速有所提高,工地處于趕工期,需求相對強勁,因此四季度基本處于庫存相對低位。由此可見,鄂爾多斯螺紋鋼采購量一季度弱,二、四季度強。